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32.为叫我确切知道这就是他们的秉性,我被允许将牧场、耕地、花园、树林和河流的图片指给他们看。展示这类事物的图片通过运用想象力呈现给别人来实现;在来世,这些东西看上去就像真实事物。可他们却立刻使之变形,模糊了牧场和耕地,通过代表用蛇来填满它们。他们把河流染成黑色,以致河水不再清澈透明。我问他们为何这样做,他们说,他们不愿思想这类事物,只愿思想真实事物,也就是抽象物的知识,尤其诸如存在于天上的那类事物的知识。
3998.“次日”表直到永恒。这从“次日”的含义清楚可知。当圣言中提到“昨日”、“今日”或“次日或明日”时,在至高意义上都表示永远;“昨日”表示自永恒;“今日”表示永恒;“次日或明日”表示直到永恒。“今日”表示永恒(参看2838节)。事实上,圣言中所提到的时间均表示状态,如世纪、年、月、周或星期、日、小时或时辰,如前面频繁所示。然而,对主来说并没有状态,一切事物都是永恒和无限的。由此明显可知“次日或明日”表示直到永恒。
1402.所讲述的关于亚伯兰寄居在埃及的事代表并表示主首先接受的教导。“亚伯兰”是指主;作为妻子的“撒莱”是指要与属天事物结合的真理;作为妹子的“撒莱”是指直觉真理(译注:intellectual truth,新世纪版本为intuitive truth,直译为直觉真理);“埃及”是指记忆知识(译注:新世纪版本译为世俗知识)。本章描述了主从记忆知识或表面事实发展到属天真理的进程。这个进程遵循了神性秩序,以便主的人性或人身本质能与祂的神性本质结合,同时成为耶和华。
目录章节